也可用www.bmcj.ca访问本网站

偶然的机会,坐在回国的飞机上,便随手拿起了一本“东方航空”的随机杂志。本是为打发时间,便随便翻翻,不想翻开后,倒觉得有点新颖之感,无论排版到美术设计,及至文章的内容,都给人以一种清新明快,线条清晰之感觉。于是便翻阅下去。久而久之,每次坐上“东航”,便会习惯地拿起杂志看看。我是搞传媒工作的,有感于此,便好像想写点什么…

大凡优秀的作品,无论诗歌、散文、电影、杂志…等等,都以符合事物发展正常规律的“原道”放在首位。

我首先想到了一本评论文艺作品的权威书籍——叫<<文心雕龙>>,它把评价一部文艺作品的首要准则,定为“原道第一”。即好的作品一定是充满正气的,也是充满正道,符合着自然的发展规律,犹如春夏秋冬、日月更迭。正因为普罗大众是喜欢正义的,因此把品评优秀的作品的第一要素定为“原道第一”,可见其重要性。

一本好的杂志,会使人耳目一新。除了设计图案引人注目和色泽搭配之外,整个编辑的思路,也应贯穿着一个中心;有如一件好的艺术品一样,一气呵成;其内容会此起彼伏,如海浪推沙,一圈紧扣一圈,一环扣一环;一来要说出需表达的中心思想,又要让读者觉得轻松自如,这样才会有情趣,才会产生一种愝意的感觉,才会欲罢不能而回味无穷。

现代的年代已不同于以往的年代,信息万变,稍纵即逝,媒体行业也正走下坡路。网络时代的屹起,使许多传统媒体走入狭道,要生存下去,就要紧跟形势,随机而动,并改变形式。好像这飞机上的杂志,即以轻松格调,旅游为主线;图文并茂, 色彩新颖,并以图片为多,配上旅行散记,文章短小精悍;引起读者之旅游兴趣,从而有愉快、消遣之感。

如何使一本杂志,象汽车;消费品;旅游…等杂志,做得精美和诱人,确实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推敲的。

有一首著名的小提琴曲叫“沉思”,许多拉过小提琴的学者,都会拉过这首曲。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它以深沉的曲调,使人陷入深深的思绪当中…

<<文心雕龙>>讲“神思第二”;这种神思,可以是一种超越现实的理想和追求。文学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艺术家之所以成为艺术家,是因为他们把人们的的理想和美好愿望给以升华和具体化,绘成了一幅风景画。

后来我又翻阅了另一本杂志。那是放在一间优闲餐厅书架上的,供客人闲时翻翻的。这是一本期刊,其风格也尽显现代杂志的特点和潮流。翻开封面,第一页映入眼帘的是一句话:“人生就是在不停的旅行…。”它很有哲理,也很耐人寻味。一看便知是一本旅行、优闲杂志。杂志的主线也是随着这句话展开的…。杂志除了一些古董收藏,流行时装、手饰的广告外,内容有旅行散文,游记,摄影,国外风景名胜,饮食文化等,配上精美的图案设计,好不诱人?最后我也买了一本作旅途消遣之用。

可见,在现代杂志的风格形式中,更趋向于简明精确,明快而亮丽。迎合中青年,特别年青人的追求,迎合时代的发展,,而不同于以往的学术式、说教式、论理式的风格。

我许多时想,为什么阿炳的“二泉映月”,会如此烩炙人口,经久不息,是因为他把感情、一生的飘泊流漓、凄凉遭遇,完全融入了歌曲之中,相比之下,多少皇宫贵族专攻乐器的乐师们,却没有一首曲而留存至今!

我又想到,当年的司马迁正是受了宫刑,使他有最多的时间,怀着悲愤的心情完成了伟大的著作——<<史记>>。是呀,老百姓大多是平民大众,他们喜欢简单而易懂的东西,憧憬着美好的将来。李白、苏试的诗词之所以为大众所喜爱,是因为他们把诗歌更大众化,更贴近了生活。孔子的伟大,源自他渊博的学问和坚强的信念,当年他的颠沛流离、饥餐夜宿,饱受冷讥热讽,而最后奠定了他的伟大的儒家学说,影响着几千年的中国文化。

好的作品,反而是在当时最困难、最苦难的环境下创作出来的,许多时当年并不出名,而是在作者离去后才慢慢散发出它的芳香。世间真是很奇妙呵!

有一幅画:在万里晴空下,绿草如茵,一棵美丽的花朵正迎着艳阳灿烂地绽放,多么美丽的图案呵!好一幅春天的图画!而又有谁会想象,在寒冷的冬夜,这又会是另一幅画面:天空下着大雪,北风呼呼,干枯的树枝在寒风中瑟瑟地发抖,…。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的,花落花开,否极泰来,深悟这一道理,心中便无所顾虑,轻松愉快了。我遥想着得道的高僧,世上的神仙无不悟透了此中奥秘,修炼到了极高层次,从而能超脱地升沉于天地风云之间,显灭于阴阳之境…,这大道真是深奥呵!

风水卦象,本是九流里“阴阳学”的研究范畴;然五行八卦却是道家研究的哲学。老子曾讲:天下无敌者,即不与任何人为敌,故曰天下无敌。这句话很耐人寻味啊。对于现实社会的明争暗斗,同行相斥,甚至斗得你死我活,实在是值得我们深思!

经久不衰的作品,往往不是它的精雕细刻,而是它的普通和朴实。经得起历史的磨练,源于它反映了平民百姓的生活,不畏强暴,为弱者打抱不平。

我记起了“…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名句,多么简易,多么感人!作者在同情弱势的同时,也为他们打抱着不平…。

我又背起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是啊,好的作品,是如此的简朴,平常。

当我读完了“春天里”的歌词,又听到了两位普通的民工,用他们业余的时间,每天痴迷 地弹着吉他在马路上卖唱的故事,我的心为之震动!我看到了那颗普通而坚毅,快乐而专一的心景。难怪一位副省长,唱着这首歌时,热泪盈眶。…

啊,举步阳台前,望着满天的星星,一轮明月,浩瀚圆润,高高地掛在天空;微风吹来,心旷神怡!远处仿佛飘来了歌曲:“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人们在这歌曲中慢慢进入了梦乡…

——————-完。 2017-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