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记得元宇宙?

(转载华尔街见闻)(编辑:徐旭祥)

 

摘要:如今,元宇宙这个曾被科技圈寄予厚望的概念没有给已身处其中的人带来他们期望的收益,成为科技公司抛弃的试错产物;也有人秉承“打不过就加入”想法,试图在元宇宙中融入ChatGPT。作为科技圈的“新贵”,ChatGPT的出圈几乎“复制”了元宇宙的路径,它会步元宇宙的后尘吗?

 

世界首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近期公开表示:ChatGPT出现的意义,不亚于互联网和个人电脑的诞生,人工智能具有革命性,是一项重大技术。Web3没那么重要,元宇宙不具有革命性。

然而,就在两年前,比尔·盖茨曾预测:元宇宙将极大地改变未来人们的工作,远程办公会把更多人拉进元宇宙。

过去两年,元宇宙绝对称得上科技圈里的“明星”: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入局,顶级VC机构专门设立团队寻找标的,二级市场能跟其沾上边的公司股价狂飙,一大批相关创业公司出现。

但如今,这个被科技圈寄予厚望的概念没有给已身处其中的人带来他们期望的收益,甚至成为科技公司抛弃的试错产物。

“弃子”元宇宙

“国内外全是ChatGPT的消息,元宇宙去哪了?”一位关注区块链、NFT、元宇宙等概念的大厂人发出疑问?

元宇宙火爆的故事,起源于扎克伯格。2021年,他将Facebook改名为Meta。那一年被人们称为“元宇宙元年”。

Meta宣布All in元宇宙的前后,国内外不少互联网公司也在争相进入元宇宙:字节跳动收购VR创业公司Pico,抢占元宇宙入口;百度发布首个国产元宇宙产品“希壤”。微软表示公司正在努力打造一个“企业元宇宙”……

巨头的大规模进击,让元宇宙成为人们口中“互联网之后的风口”,引发市场追捧。彼时,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给出预测,到2030年,元宇宙领域的价值可能达到5万亿美元。

然而,在ChatGPT面世后,曾经火遍全网的元宇宙几乎没有了声量。

不只一位曾关注元宇宙创业的人告诉全天候科技,他所在的元宇宙交流群里,交流内容已经从“元宇宙空间建设”、“元宇宙文娱营销”、“数藏融资”等话题,转变为“ChatGPT入门tips”、“ ChatGPT商业模式”等话题。更有甚者,一些曾经的“元宇宙交流群”被更名为“ChatGPT交流群”。

而在一些科技巨头内部,元宇宙业务也成为“弃子”,黯然谢幕。

近日,据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报道,仅成立4个月的工业元宇宙应用团队被微软砍掉了,该团队约100名员工已全部被解雇。

这个成立于去年10月的团队,负责搭建操作系统的软件接口,从事搭建发电厂、工业机器人及运输网络等场景的元宇宙应用。团队主要由名为“盆景项目(Project Bonsai)”的小组组成。

工业元宇宙是元宇宙在工业领域的落地与拓展,是新型数字工业空间、新型工业智慧物联网系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新型载体,被看作是智能制造的实现途径之一。

相较于注重消费者市场的Meta,微软一直以来更加侧重工业领域市场。因此,工业元宇宙应用团队也曾被微软寄予厚望,认为是能挣到钱的业务。但因为微软的HoloLens头显业务团队接连遇挫等原因,很显然这个团队没有达到微软的挣钱期望,在微软上个月宣布的裁员1万人计划中,该团队也被波及。

比起微软在软件上动刀,惠普则在选择在硬件上“做文章”。2月初,美国XR分析师BradLynch公开发文表示:“惠普将在年底前完成VR相关的生产,设备支持将持续到2026年。他们已经生产了大量的设备,但他们会以非常便宜的价格出售它们。包括Omnicept版,这就是HP在VR领域的终结。”

在国内,曾高调宣布进入元宇宙的公司,也逐渐失去耐心,并对其进行“冷”处理。

2月初,前快手元宇宙负责人马英武在朋友圈确认了离职的消息。伴随负责人的离职,快手的元宇宙业务——全景视频业务宣告暂停。

早在去年10月,字节跳动就被曝出“砍掉社交App派对岛的项目团队,项目组成员回归中台原团队。”据悉,这个定位为元宇宙社交的产品仅上线3个月。

另外,早期的元宇宙概念股股价下挫也证明了元宇宙的“熄火”。以典型元宇宙概念股中青宝为例,在元宇宙概念最火的时期,中青宝股价的股价最高达42.63元/股,涨幅超过400%。但截至2月14日收盘,中青宝股价为22.21元/股。与最高点时的股价相比,几近腰斩。

元宇宙玩家“迭代”风口

即便是All in元宇宙的Meta,至今也未能带给外界过多的惊喜。

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Meta元宇宙持续大规模烧钱,但进展却不尽如人意,这也引起了投资人、资本市场、用户等多重质疑。

过去一年,Meta遭遇了股价和业绩的剧烈波动,其市值自高位跌去6成,蒸发了约80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