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美学:论“卦式进位制”的数学模式(珍藏版)

 卞伟光 卞翔 杨大田  首次公开发表时间  2018-04-04 08:24
图片2018年3月18日第34届淮阳伏羲文化学术年会参会论文:数的美学:论“卦式进位制”的数学模式

 

图片

 

【摘要】“卦式进位制”数学模式的重要性在于“八向中央混合进位制”数学模式是一颗精神原子弹,其威力足以挑战以“二进位制”为基础的现代计算机技术,并终将会引发一次计算机技术的革命。

【关键词】数的美学;数论革命;卦式进位;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河图洛书;混合进位制;数学模式创新

 

伏羲八卦起源于古人用井字格(伏羲格)为座标辨别四面八方方位,即 “井井有条”、“井然有序”,“秩序井然”“格物致知”法。在中国古人看来,无“井”格物必陷入认识“迷宫”,有了神一样的“井”字格作为方位参照物,便不会迷路,所以中国古人必然以伏羲格的格物致知法,来作为全部中国传统文化的起点。

在伏羲格里天格知季节农时,地格知东南西北,人格知品行优劣。要知道:在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只有中国文明能成为8000年间唯一从未中断和传承至今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国人采用的思维方式是伏羲老祖宗发明的自然均象法自然均数法思维方式,这种人类顶级智慧的自然均衡思维方式在本质上是天人合一超存在主义哲学。我们经常讲文化自信,但什么是文化自信呢?这就是文化自信——因为我们拥有世界上寿命最长的文化哲学和最全面均衡的思维方式!

 

一、伏羲八卦源自中国古人用“井”字格辨别四面八方方位

伏羲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地位神圣,历来被称之为三皇五帝之首的天皇。在中国史前传说中是伏羲发明了八卦图式,伏羲是最初八卦图式的创造者。但在我们看来,八卦图式实质上是一种八向中央全复盖多维度混合进位制数学模式,我们将这种数学模式命名为“卦式进位制”数学模式,而这种“卦式进位制”数学模式是自然均数法自然均象法思维方式之父。故在中国古人看来,最美的数的排列方式,一定是呈四面八方对偶、向心、均衡排列方式,一定是八卦图式以及河图洛书所显示的数的美学。

由于伏羲最早以“井”字格为座标观察北斗星区,所以我们将“井”字格称为“伏羲格”“伏羲格”起源于古人用井字格为座标辨别四面八方方位,即格物致知法天格知季节农时,地格知东南西北,人格知品行优劣。在种独特的多维均衡思维方式唯中国人所专有。

要知道,在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中,只有中国文明能成为唯一从未中断和传承至今,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国人采用的是伏羲自然均象法自然均数法思维方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种目前已知的人类思维方式中最均衡、最全面的思维方式,所以其寿命最长,可以不变应付万变。

 

二、最完美的数的排列方式,一定是呈四面八方对偶向心均衡排列方式,一定是八卦图式和河图洛书所显示的数的美学

甲、先天八卦图解

1、

2、封闭式井字格对偶均向先天八卦图式(静态)

图片

乙、后天八卦图解

1、开放式井字格对偶均向后天八卦图式(动态)

图片

 

2、

 

三、河图是洛书的四分法,洛书是河图的八分法

用伏羲格解构河图洛书使二者关系更为简单,很显然,河图是洛书的四分法,洛书是河图的八分法。

在下面的格式化对偶均数均向洛书图式中,上为开放式“井”字格八分法洛书图式,下为开放式“井”字格四分法河图图式。先四后八,先有四分法河图,后有八分法洛书。

1、开放式井字格对偶均数均向洛书河图

图片

 

2、封闭式井字格对偶均数均向洛书河图

图片

读懂了上面六图,就读懂了八卦图式简史,也读懂了河图洛书,更懂得了易图图式和图数图理演变史。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图式用得是对偶均向均数法,前者为体,后者为用。先天八卦是静态八卦图,有体而无用。后天八卦是动态八卦图,有用而无体。河图洛书图式用得是对偶均数均向法。八卦图式晚于河图洛书,洛书晚于河图。河图是四分洛书,洛书是八分河图,洛书是对河图的细分。先有河图,后有洛书。河图是静态的,为体。洛书是动态的,为用。洛书是在河图的基础上产生的。

但阴阳颠倒后:八卦图式则相反,先有后天八卦,再有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在先,先天八卦在后。先天八卦是静态的,为体。后天八卦是动态的,为用。阴阳各行其道,体为阴,用为阳。体为过去式,用为进行式。例如刚才是11点,11点就是体,是过去式。现在几点了?现在12点了。12点是用,是进行式,就这么简单。故既不能以体代用,也不能以用代体。后天八卦是先天八卦的继续,先天八卦为后天八卦的依据。

易经属超存在哲学,超存在哲学认为万有阴阳双系统论适应于主客观世界的普遍规律,有一阴必有一阳。主客概念中与逻辑对应的是时间,反过来一样,与时间对应的是逻辑。故时间在先的必然逻辑在后,逻辑在先的必然时间在后(卞伟光《超存在哲学概论/中国文化的母型特征及其发展前景》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12)。

从时间上讲,后天出自于先天,这是时间在先。但从逻辑上讲,先天来自后天,这是逻辑在先。因为先天是后天的依据,后天是先天的继续:后天八卦既然可以从先天八卦中推演出来,那么先天八卦便也能从后天八卦中推演出来。这才符合八卦图式阴阳颠倒的均衡规律,否则就不均衡。故八卦图式先向后数,河图洛书图式先数后向,就这么简单。故最为完美的数的排列方式,一定是呈四面八方对偶向心均衡排列方式,一定是八卦图式和河图洛书所显示的数的美学。

 

四、八卦术语代号及全复盖八向中央混合进位制图式原理

八卦术语代号:卦即进位,八卦即八进位。宫即归零,九宫即见九归零,八卦九宫即八进九零的卦式进位制数学模式。当然,这种数学模式还可以无限延伸到无限大和无限小,例如九元十宮为九元十进制、十元十一进制等等。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向外可延伸至无限大,向内也可延伸至无限小。当延伸至无限大时便涉及到宇宙量子起源,当延伸至无限小时便涉及到人的意识量子起源,两者就会达到有机的同一和最终的统一。这样便解决了西方机械数论的有限性危机。

 

五、数论革命有助于被割裂了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统一

由于机械数论的有限性注定了它无法解释量子意识存在的合理性,亦无法消融和打破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藩篱。很显然,数论革命有助于被人为割裂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统一。

数论革命将重新界定数的定义:数即可无限大和亦可无限小的正负量子意识流。故数在本质上是一种流动的或动态的万有能量,是物质通往精神和精神通往物质的量子意识流。

由于数论革命涉及到人类建立正确的宇宙生命观和精神世界观,以及构建正确的统一量子世界数学模式,因而这是一个目前急需解决的世界性重大课题。

 

六、从有限进位制到无限进位制的质的飞跃

二进制即一元二进制(一卦二宮),见二归零;八卦九宮即八元九进制,见九归零。一卦二宫为一元二进制,二卦三宫为二元三进制,三卦四宫为三元四进制,四卦五宫为四元五进制,五卦六宮为五元六进制,六卦七宮为六元七进制,七卦八宮为七元八进制,八卦九宮为八元九进制,九卦十宮为九元十进制。九卦十进宮归零,进宮即归零,以此无限延伸。因此可以说这,中国古人发明的“卦式进位法”是一种无限进位制,是人类思维史从有限思维到无限思维方式的一次革命性飞跃。

 

七、数论革命与二进制的局限性,以及数的美学革命

“现代数论的核心是以类似于易经二进位制为基础的,但西方数论发展到二进位制便停滞不前,这种计算机二进位的技木革命便从此成为西方全部科学技术赖以生存的基础。但“二进制”只是“卦式进位制”中的最为简单的一种,这种单一的以静态先天八卦为基础的二进位制并不全面,有局限性,并没有考虑到后天八卦的无限性.”。除此之外,在中国古人看来,最美的数的排列方式,一定是呈四面八方对偶向心均衡排列方式,一定是八卦图式以及河图洛书所显示的数的美学。

英国思想家罗素曾确定哲学(包括逻辑学)最根本的目标是采用最简单的表达方式,把人类知识上的虚荣和矫饰减少到最低限度,再建立逻辑与数学的联系,然后是分析假设从语言可以推论它所描述的世界。他赞叹道:“数学也是一种美,她虽然没有绘画或音乐的华丽装饰,但她可纯净到崇高的地步,能够达到只有伟大的艺术才能显示的那种完美的境地。”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第一、罗素赞叹的数学美仅仅是指数的差异的美,而不是指数的对称的美。第二、从美学的角度上讲,差异的美体现在线上,而不是面上,体现在面上的美是对称的美。第三、线性的美是个体的美,面性的美是整体的美和对称的美。故完整的美一定是对称的美,不完整的美一定是不对称的美。

例如只有半个脸或半个身体的美女美吗?不仅不美,而且十分可怕,那么美就会成为丑。当然我们承认有不对称的美,但不对称的美不属于完美。所以,罗素对数的美学认识的还不够,他对数的美学了解的还不够全面。数的美学定义是:既有差异的美又有对称的美,既有直线的美又有曲线的美,既有个体的美又有整体的美,既有不对称的美又有对称的美才是真正全面的美。

中国学者认为,数学研究宇宙的对称美,能训练我们的思维的缜密性和整体逻辑思辨能力。中国的《易经》是最早系统研究数理逻辑以及数理美学的不朽著作。数字是一种自然符号系统,传载着宇宙的全息信息。她用最简单的数字符号系统就概括了宇宙的复杂性,使人类彻底更新了自己的生存手段与生存能力。

例如,美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就是运用微分几何学的方法破解了署名的“卡拉比猜想”,证明了著名数学家卡拉比提出的高维空间曲率的一个猜想,而获得1993年菲尔茨最高数学奖。包括多维度空间存在的证明和多变函数与广义相对论方面的两个猜想的破解,都被丘成桐用微分几何学彻底解决了,这就是数学的伟大。

 

八、中国古代的数理传统一直掌握在道家手中

中国的传统数理和科技研究几乎一直由道家担负。道家的学说,从内容到形式无不体现着对数理的认识,炼丹术,五行说,天文,堪舆,医卜星相,不一而足。

自然科学偏重研究物质的“相”。例如现代金属材料科学中的金相学就是一个典型。相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的结构和表征。而支持着这个相的是什么呢?是什么让我们人类有如此的生命力呢?答案是:数的变化,是数在支配着相。再深入下去,又是谁在制造和控制数呢?是数理。数理是某种规律性的东西,是某种无形的力量,是宇宙本体的表现,也就是道。《易经》建立的方法论模型就是理数相三层模式,用计算机为例证来说明最好理解。

另外,文字处理、图象、音乐这些功能都是计算机具体的相用,而支持计算机这些相用的又是什么呢?还是程序语言里面编排的数字程序,是二进制数字的加加减减。而操纵这些数字加减的是理。软件工程师按照计算机的理路设计某种程序,程序员则根据设计将数字固化到软件中去,变成计算机的操作指令系统,这是一个由理到数再到相的完整过程。

 

九、莱布尼兹“二进制”的完善归功于易经的二进制数理启示,但二进制仅是“卦式进位制”中最简单的一种

《易经》中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数理逻辑系统,其中包括大家熟知的十进制和二进制。研究宇宙运动的规律要用二进制,就是阴阳之数的数理逻辑系统。《易经》中卦爻卦象的演算所用的主要就是二进制系统,这是宇宙的奥秘。

莱布尼兹是微积分和二进制数学的创始人,也是计算机科学的先驱。研究莱布尼兹的专家、英国人李约瑟博士根据大量史料追溯现代一系列的有影响和西方科学家的欧洲思想渊源,都通向莱布尼兹。莱布尼兹的思想又源于何处?李约瑟的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莱布尼兹自20岁起直至逝世为止,都是中国学术思想的爱好者与研究者,特别对《易经》图象数理情有独钟。

莱布尼兹有一个好朋友鲍威特,曾在中国耶酥会传教,发现了《易经》并成为研究《易经》的专家。他把《易经》介绍给正在研究二进制系统的莱布尼兹,这一下一拍即合。1701年,鲍威特又将自己珍藏的两个“易图”赠送给了莱布尼兹,莱布尼兹旋即从六十四挂图中惊奇的发现了63到0的二进制数学。1703年,莱布尼兹发表“谈二进制算术”的论文,正式确认《易经》卦爻与二进制数学的同一性。此文后收于英国皇家科学院论文集中。

这两个时间节点十分重要,也很有说服力:莱布尼茨1701年得到鲍威尔送来的两张“易图”,莱氏从图中惊奇的发现了63到0的二进制数学模式。两年之后的1713年,莱氏发表“谈二进制算术”的论文。很显然,莱布尼兹“二进制”的完善归功于两张“易图”的“一元二进制”数理启示。

但人们有所不知,“一元二进制”数学模式其实仅仅是“卦式进位制”中最为简单的一种,还有更多的较为复杂的多种进制数学模式,例如八元九进制数学模式,这种较为复杂的进位制数学模式西方人并没有发现和掌握。

 

十、1与0:一元二进制的秘密

我们知道,所谓二进制的数理结构中,只有1和0两个数,故二进制在本质上是一元二进制。在莱布尼兹发现二进制之前还有一进制,一进制即0元一进制。0表示没有数,相当于易经中的无极。但在中国文化中“无”并不代表没有,“无”中可以生有。在易经中“无”是万物初始的萌芽状态,却代表了无限的数和无量的数。那么,宇宙中到底有多少个数呢?只有一个数,就是1,永远都是1,1加1就是2,加0就是10,过了10又是1,过了100又是1,没有穷尽。

道家学说认为:宇宙的开端就是“道生一”,道是无极,一是太极。宇宙大爆炸一开始,就是太极生两仪(阴阳),二进制由是而生。二进制的原理就是“相对论”,有天就有地,有阳就有阴,有南就有北。此即老子所说的天地相生、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合,我们这个世界就是相对的世界。在相对的世界里要找到绝对的东西是不可能的,除非你能超越相对、超越这个对立的物质世界,就进入“易”道超存在哲学的最高思想境界。“易”道就是变化之道和变异之道,超存在哲学的核心就是万有阴阳双系统论(详见卞伟光著《超存在哲学概论/中国文化的母型特征及其发展前景》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12)。

 

 十一、天人合一:宇宙天道与人文易经

 《易经》是研究宇宙天道的学问。其道贯穿于后世一切学问,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易经》是变化之书,易理就是依靠数理以及数的变化来认知世界、破解难题和预测未来。先天后天之卦象都是通过数理变化而产生的,理生出数,再由数生出相。自然界的万物都是具体的相(物相或事相),万物均生乎数。

例如文字处理和声像转换等都是具体的电脑相用,而支持电脑产生相用的正是数,是一系列数字编排的控制程序。没有数也就没有相用。而数受控于理,即宇宙中某种规律性的东西。我们电脑的操作系统就是按照某种即定程序设计的。一种计算机程序语言,有它自己的理,理生数,数生相。天地之道亦然,即为自然之理,通过天地之数(程序系统)控制自然界一切物相。《易经》研究天地之数,即通过天地间既定的符号系统,从而解读出其中表达的程序与信息,易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此。

 

十二、河图洛书的数理逻辑

《易经》图式的两个范本,第一是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第二是河图洛书。依照中国人的观点,八卦来自河图、洛书。河图是落书的四分法,洛书是河图的八分法。河图、洛书应是古老的天文地理图式,即以最简单的几组数来揭示其最深奥之理。二者之区别在于:河图所示为先天之数,洛书所示为后天之数。《易经﹒系传》载:“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也。”

这是河图之数,其中单数为阳、为天,有五个(一三五七九),其合数(和)是二十五;偶数为阴、为地,也有五个(二四六八十)、其合数(和)是三十。这就是天数五、地数五,天地之数五十有五。五组数皆由一阴一阳组成,分列五方,一生一成,奇偶数之差皆为五(6-1;7-2;8-3;9-4;10-5)。为五即河图的中心五点,中而不偏,动而能和,为天地之中心。五组数就生出无行(水火木金土),每一行又分阴阳。从一到十,是十进制的根本,也是天地宇宙生成的本数。

 

十三、四分河图是先天,八分洛书是后天

 由此可知,四分河图是先天,是天道之理,以天地化合生成五行分在四方。八分洛书则以五行生克制化而变为九宫,后天的一切变化都是由此而生,先四后八,故八分洛书是后天,是地道之理。所谓九宫就是四方四角加中央,一共九个方位。具体到数就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与肩,六八为足,五在中央”。

洛书以五居于中,取一二三四六七八九居于四周。其对角线三数之和与纵横线三数之和均为十五。

 

十四、《易经》图式是整体思辨数理逻辑哲学

 中国学者认为《易经》图式是数理逻辑哲学,她训练出来的首先是数学家的头脑,教给我们的是系统论的思想,看问题要敏锐,细致,观察问题要有逻辑性,要全面,要善于从整体而不是个体的角度上看问体;分析问题要有条理,有层次;因为一切都在变,解决问题的条件转瞬即逝,必须当断立断;也要注意给自己留退路,因为变量太多,环境随时都在变,只要有一个环节疏忽了,就可能造成被动。

所以与西方文化相比,西方文化较喜欢强调确定性,中国文化则喜欢强调不确定性。因为西人从静态的机械的角度上看问题,中国人则从动态的发展的角度上看问题。

中国古人认为天地之数五十有五:

天数(自然数的奇数)1+3+5+7+9=25

地数(自然数的偶数)2+4+6+8+10=30

天地数之和25+30=55

天地之数变化之道:以天地之数55来衡量一个八卦自然场,那么这个场的所有数都是55,如果以64卦384爻来分配天地之数,即55÷384,等于0.142857,再余下一个0.142857,实际是55÷385=0.142857为完整之数。这样以384爻来衡量天地数55,多了一个0.142857,怎么办?在周易中乾和坤这两卦分别加上用九用六各一爻,其实二者合起来才一爻,这一爻可以说是这个场的核心所在。如此算来可以肯定了64卦384爻对比天地之数55的平均爻值是0.142857,之所以能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就是确定了每爻的平均爻值。

可想而知,对任何事物的判断和权衡,没有一个标准的数值是无法进行的。所以有了数值,各卦爻象的判断就有了依据。吉凶由此可分辨出来,故0.142857是大衍之数之始数。因此,《易经》图式在本质上是整体思辨数理逻辑哲学,这种独特的整体思辨数理逻辑体系在西方数学逻辑体系中是没有的。

 

十五、用六用九

 我们知道八卦到64卦的卦象(即符号)是没有任何数表示的,如果要确定64卦这个自然场任一方面的值,就必须配之以数。

洛书数阵是天地数最完整无缺的一个数阵,将它配上八卦,便 是八卦数阵。

万物负阴而抱阳,如果将数阵分成阴阳参和各半,以保持阴阳平衡,即1、6、7、2为坤阴一边,8、3、4、9为乾阳一边,各自相加:

阴1+6+7+2=16

阳8+3+4+9=24

这样看来16对24,两边显然很不平衡,但这个阵是实实在在的平衡统一的自然场。

如果:16÷6=2.6666……

24÷9=2.6666……

所以6和9是这个场阴阳各自的平衡轴,因此,周易中以阴爻用6,阳爻用9来表达各卦中阴阳爻的一种方式。

 

十六、六爻数理

 64卦是一个园被六次等分出现的64个等份,用符号表示64卦每卦是六画,即六爻,亦是周易64卦的范围是在一个园被六次等分之内,三次等分的八卦符号已经重复出现,三画卦亦被称为八经卦或父母卦。如果再将一个园等分下去,出现的父母卦将不再是三画卦,到时卦的爻画亦不止六爻,因推算范围而定,如“焦氏易林”以十二爻4096卦论。西汉杨雄以四爻分中、周、养论。但一个正园的半径是该园内切线的六份之一,所以六爻是可以表示一个园内各等份的关系,用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就可以了。

 

十七、乾之策216,坤之策144,凡360,当期之日。二篇之策

 以阴用6,阳用9,一个圆的三次等分的八卦,所出现的象数结构是(下起初爻)

 

以上八卦的阴阳爻各自总数是:

乾阳 9+18+27+9+18+9+27+9+18+27+18+27= 216

坤阴 18+12+12+18+6+6+18+6+12+6+12+18= 144

所以用八卦作为父母卦,以用六用九方式,乾是216,坤是144。以360为一个完整的统一场,64卦的阴阳二篇就有32个场,这样32×360=11520

因此64卦的统一场就有11520策,是万物之数也。

依理而推:

天地数55÷385=0.142857(实384爻,多一爻以用六用九说明之)

64卦384爻的实际值:384×0.142857=54.857142

如果54.857142÷11520=0.0047619

总之,在天地数55的范围内,大衍数可推出384爻的平均爻值是0.142857,11520策的平均策值是0.0047619。

 

十八、大衍之数的原理及应用

易经中卦的爻用数的表示阳爻用9,阴爻用6,自下而表示的。如

上九 9×6 = 54

九五 9×5 = 45

九四 9×4 = 36

九三 9×3 = 27

九二 9×2 = 18

初九 9×1 = 9

上六 6×6 = 36

六五 6×5 = 30

六四 6×4 = 24

六三 6×3 = 18

六二 6×2 = 12

初六 6×1 = 6

189

126

以阴爻用6,阳爻用9的计算方法,可得乾189,坤126,二者相加为315。以360为一个完整的统一场,64卦可有32个场,对立两卦必须是360,才能到达11520这个万物之数。乾189对比216差27,坤126对比144差18,为了避免这种误差,则应用到大衍之数,如:

189×0.142857=26.999973

126×0.142857=17.999982

因为在推算大衍数时,取值是0.142857,其小数点后六位数之后的尾数舍去不用,所以189×0.142857的实际值是27,126×0.142857的实际值是18,这样再加上原来的基数,乾189+27=216,坤126+18=144,如此办法,它的实际值就可以正确地表示出来了。实质上大衍之数是用六用九计算法的一种补充数。如:

上九 54+54×0.142857

九五 45+45×0.142857

九四 36+36×0.142857

九三 27+27×0.142857

九二 18+18×0.142857

初九  9+9×0.142857

上六 36+36×0.142857

六五 30+30×0.142857

六四 24+24×0.142857

六三 18+18×0.142857

六二 12+12×0.142857

初六  6+6×0.142857

189+27 = 216

126+18 = 144

很显然,以上乾坤两卦的实际值是乾216,坤144,但在数的运算中所得的数值,并不表达出卦实际值,大衍数的最小值亦不能显示,如:

乾 坤

上九 =61.714278

九五 =51.428565

九四 =41.142852

九三 =30.857139

九二 =20.571426

初九 =10.285713

乾 坤

上六 =41.142852

六五 =34.285710

六四 = 27.428568

六三 =20.571426

六二 =13.714284

初六 =6.857142

215.999973

143.999982

上式的数算值与实际值对比,乾差:0.000027,坤差:0.000018,这种与实际误差的原因上已说明,为了使这种误差降到最小最小,周易大衍数中又增加了几项:分而为二以象两 =0.285714,挂一以象三 =0.428571,揲之以四以象四时 =0.571428,归奇于扐以象闰, =0.714285,五岁再闰, =0.857142,再看:

上九

九五

九四

九三

九二

初九

数算值

61.714278

51.428565

41.142852

30.857139

20.571426

10.285713

大衍值

61.714285

51.428571

41.142857

30.857142

20.571428

10.285714

上六

六五

六四

六三

六二

初六

数算值

41.142852

34.285710

27.428568

20.571426

13.714284

6.857142

大衍值

41.142857

34.285714

27.428571

20.571428

13.714285

6.857142

215.999973

215.999997

143.999982

143.999997

从上两例看出,数算值小数点后四位数象那一项大衍数的头四位数,就可直接写上那一项大衍数的数团,这样就可以使数算值与实际值的误差大大减小,这就是大衍数的精华所在,它的应用机制实质上是一种数控智能机制。

下面是64卦384爻各卦爻的实际值,例如:

夬卦

上六 41.142857

九五 51.428571

九四 41.142857

九三 30.857142

九二 20.571428

初九 10.285714

剥卦

上九 61.714285

六五 34.285714

六四 27.428571

六三 20.571428

六二 13.714285

初六 6.857142

195.428571

164.571428

对立两卦相加:

195.428571+164.571428=359.999999

大有卦

上九 61.714285

六五 34.285714

九四 41.142857

九三 30.857142

九二 20.571428

初九 10.285714

比卦

上六 41.142857

九五 51.428571

六四 27.428571

六三 20.571428

六二 13.714285

初六 6.857142

198.857142

161.142857

对立两卦相加:

198.857142+161.142857=359.999999

依理而推,64卦384爻,各卦爻的值就可以计算出来了。推导一个园四正十字线每条线两边的差值相等地无限小,就应用了大衍之数。

 

十九、易经先天八卦是以一元二进制起步

易经先天八卦是以一元二进制起步,只可演绎至八卦九宫,八八六十四步。但伏易后天八卦则是以二元三进制起步,可演绎至八元九进制;再加补数,可进化为九元十进制。其中的八元九进制加补数可演出九九八十一步(详见卞伟光《全息考古:龙图三变成河图洛书调研报告》。其度数容量相当于是西方数论的几何倍数,并可升级将其延伸到无限极和无限大。由此可见,伏羲一元二进制的先天八卦是有限的;伏羲二元三进制的后天八卦是无限的。

也就是说,1为基数,逢2进位。伏易后天八卦:二元三进制,2为基数,逢3进位。继续延伸:三元四进制,四元五进制,五元六进制,六元七进制,七元八进制,八元九进制,九元十进制,到十为止后,便归为零,零再进位为一。从一开始,返复循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为天道也。

二十、结 论:唯有易学能纠正科学的偏见和无知

综上所述,“卦式进位制”会导致数论革命和数的美学革命,数论革命和数的美学革命将重新界定数的定义:数即可无限大和亦可无限小的正负量子意识流,故数在本质上是一种流动的或动态的万有能量,是物质通往精神和精神通往物质的量子意识流。由于数论革命涉及到人类建立正确的宇宙生命观和精神世界观,以及构建正确的统一量子世界数学模式,因而这是一个目前急需解决的世界性重大课题。

由于机械数论的有限性注定了它无法解释量子意识存在的合理性,亦无法消融和打破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藩篱。很显然,数论革命有助于解决困绕了人类几千年的问题,即被人为割裂了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统一。

从技术革命的角度上讲,“卦式进位制”数学模式会带来科技创新风暴。其重要性就在于:“全复盖八向中央混合进位制”数学模式是一颗精神原子弹。其威力足以挑战以“二进位制”为基础的现代计算机技术,并终将会引发一次计算机技术的革命!

就人类的所有学科而言,所有专门学科的所谓科学定理和科学规律都是假设,均带有明显的偏面性和不确定性:物理(象)的尽头是数学,数学(数)的尽头是哲学(理),哲学(理)的尽头是神学,神学(占)的尽头是易学(卜)。卜,补也,即对于人类知识体系偏见和无知的纠正和补充,而不是代替。故唯有易学能纠正科学的偏见和无知,唯有易学能令诸教迷途知返。谁说学易无用?学易可以纠偏,其作用就在于此。故道家陈抟老祖力主易解三教,用易道来一统天下,其理皆在于此。

作者简介卞伟光,独立学者,长期致力于中西哲学、历史文化、语言文字及易儒释道耶一体化研究。

卞翔,中国长安大学自动化本科毕业,现从事史前易学研究。

杨屹崐,美国印地安那大学计算机学士、哥伦比亚大学宗教哲学博士。本文采用了模块化写作,部分数据及内容系引自网络公开资料,作者不详。

编辑:张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