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用www.bmcj.ca访问本网站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欧洲大陆之间的奴隶贸易是中世纪早期历史的重要方面,尤其是在维京时代(约 8 至 11 世纪)。维京人不仅是劫掠者和战士,也是参与庞大商业网络的商人,其中包括奴隶,在古挪威语中称为thralls。

斯堪的纳维亚奴隶贸易

奴隶来源

维京人主要通过袭击不列颠群岛、爱尔兰和法兰克领土来获取奴隶。

他们还从斯拉夫地区(现代波兰、乌克兰和俄罗斯)捕获奴隶。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内部贸易也发挥了作用,一些人因债务或犯罪而被奴役。

贸易路线:

维京人沿着广泛的贸易路线运送奴隶,包括北海、波罗的海和东欧河流(如第聂伯河和伏尔加河)。

许多奴隶在主要贸易中心出售,如赫德比(现代德国)、比尔卡(瑞典)和都柏林(作为维京奴隶市场)。

东部贸易路线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与拜占庭帝国和伊斯兰世界连接起来,那里对奴隶的需求很高。

买家和需求

欧洲大陆的法兰克王国和基督教王国都是维京人袭击和奴隶买家的受害者。

伊斯兰哈里发国和拜占庭帝国购买斯拉夫和斯堪的纳维亚奴隶,用于家务、军事服务或劳动。

奴隶经常用于农业、建筑和家政服务。

贸易的衰落

到 11 世纪,随着基督教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传播,奴隶制开始衰落。

欧洲统治者,特别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者,颁布了禁止基督教奴隶贸易的法律。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从维京战士贸易社会向封建制度的转变促成了大规模奴隶制的衰落。

 

中世纪奴隶贸易中斯堪的纳维亚、拜占庭帝国和伊斯兰世界的联系

维京人,尤其是瓦兰吉人(东维京人,主要来自瑞典),在连接斯堪的纳维亚、拜占庭帝国和伊斯兰世界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充当商人、雇佣兵和袭击者,融入更广泛的中世纪商业网络——包括利润丰厚的奴隶贸易。

1. 连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拜占庭和伊斯兰世界的贸易路线

维京人建立了两条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向南的主要贸易路线:

东线(瓦兰吉亚贸易路线)

这条路线沿着东欧的河流——第聂伯河、伏尔加河和顿河——穿过斯拉夫人和可萨人的土地。

它连接着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堡)和伊斯兰哈里发国(巴格达、科尔多瓦和北非)。

主要贸易中心包括诺夫哥罗德、基辅和伊蒂尔(可萨汗国的首都)。

西线(北海和伊比利亚半岛)

一些维京人在安达卢斯(穆斯林西班牙)、北非和地中海进行贸易和袭击。

他们与基督教和穆斯林商人都有联系,用奴隶换取白银、丝绸和奢侈品。

2. 拜占庭帝国的斯堪的纳维亚人

拜占庭帝国是维京商人和雇佣兵的主要目的地。

瓦兰吉卫队(拜占庭的精英维京雇佣兵)

拜占庭皇帝招募维京人(主要来自基辅罗斯)加入瓦兰吉卫队,这是一支精锐的军事部队。

他们担任皇帝的私人保镖,并参加了帝国各地的战役。

许多瓦兰吉人定居在君士坦丁堡,将拜占庭的影响带回了斯堪的纳维亚。

君士坦丁堡的奴隶贸易

君士坦丁堡是维京人俘获的奴隶的主要市场。

斯拉夫和波罗的海奴隶因劳动和军事服务而受到高度重视。

拜占庭对非基督教奴隶的需求帮助维京人维持了对东欧的袭击。

3. 斯堪的纳维亚与伊斯兰世界的贸易

维京人还与阿拔斯王朝(巴格达)和西班牙倭马亚王朝(安达卢斯)进行了广泛的贸易。

伏尔加贸易路线

伏尔加河保加利亚人和可萨人充当维京人和穆斯林世界之间的中间人。

维京人将斯拉夫、波罗的海甚至挪威的奴隶卖给穆斯林商人,以换取白银、纺织品和香料。

阿拉伯银币(迪拉姆)在斯堪的纳维亚各地的维京人宝藏中很常见,证明了深厚的经济联系。

文化和宗教交流

一些维京人在中东贸易时皈依了伊斯兰教。

伊斯兰硬币、玻璃器皿和丝绸进入斯堪的纳维亚,影响了维京人的时尚和丧葬习俗。

北欧人定居在基辅和保加尔等城市,在那里他们与穆斯林商人混居。

4. 维京奴隶贸易的衰落

到 11 至 12 世纪,有几个因素导致维京人参与奴隶贸易的程度下降: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基督教化:教会越来越严格地限制基督教奴隶的贩卖。

阿拔斯王朝的衰落:穆斯林世界的政治不稳定扰乱了贸易路线。

地方势力的崛起:基辅罗斯和神圣罗马帝国在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削弱了维京人的控制。

 

宗教对斯堪的纳维亚奴隶贸易的影响

宗教在促成和限制斯堪的纳维亚奴隶贸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基督教传遍欧洲和北欧世界之后。虽然奴隶制在异教维京社会中被广泛接受,但基督教欧洲和伊斯兰世界的宗教变革影响了奴隶的捕获、交易和最终释放方式。

1. 基督教在结束奴隶贸易中的作用
随着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逐渐皈依基督教(9-12 世纪),教会在限制奴役基督教同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反对奴役基督徒的教会法律:

天主教会长期以来一直反对其他基督徒奴役基督徒,但维京世界最初无视这些法律。

随着基督教影响力的增强,教皇和欧洲统治者向斯堪的纳维亚领导人施压,禁止买卖基督徒奴隶。

第一次拉特兰会议(1123 年)和其他教会法令禁止基督徒奴役,这扰乱了维京奴隶市场。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基督教统治者:

奥拉夫·特里格瓦松(挪威)和圣奥拉夫(奥拉夫二世)等国王提倡基督教并努力废除奴隶制。

在瑞典和丹麦,基督教化导致因战争和劫掠而被奴役的人数减少。

转向农奴制:

基督教欧洲不再实行直接的奴隶制,而是转向农奴制,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而不是完全拥有土地。

这一转变有助于逐步淘汰维京奴隶贸易,转而建立封建经济。

2. 伊斯兰教在奴隶贸易中的作用
虽然基督教试图限制对基督徒的奴役,但伊斯兰世界仍然是斯堪的纳维亚商人的重要市场。

对斯拉夫和挪威奴隶的需求量很大:

穆斯林世界,尤其是阿拔斯王朝(巴格达)和倭马亚王朝西班牙(安达卢斯),对奴隶的需求很大,包括家务、军事服务和后宫妾。

维京人(通常称为瓦兰吉人)利用伏尔加河和第聂伯河等河流进入伊斯兰世界的市场,出售斯拉夫、波罗的海甚至挪威奴隶。

伊斯兰教的宗教限制:

伊斯兰教法(Sharia)禁止奴役穆斯林同胞,但允许奴役非穆斯林,这刺激了维京人袭击基督教和异教徒的土地。

伊斯兰世界的奴隶有时有通往自由的途径,特别是如果他们皈依伊斯兰教。

一些男性奴隶成为士兵(例如马穆鲁克)或顾问,尽管地位低下,但仍获得了权力。

3. 斯堪的纳维亚奴隶贸易的终结
到 12 世纪,基督教化、欧洲法律改革和维京人劫掠的衰落共同导致了斯堪的纳维亚大规模奴隶贸易的衰落。

斯堪的纳维亚社会转变为封建经济,减少了对奴隶制的依赖。

基督教统治者积极取缔和阻止这种做法。

维京人势力的衰落和欧洲防御的增强使得劫掠的利润减少。

尽管欧洲部分地区仍以各种形式存在奴隶制,但维京人主导的奴隶制时代在中世纪盛期已基本结束。

结论
维京人通过贸易、战争和外交深深融入了中世纪世界。他们与拜占庭帝国和伊斯兰世界的联系对于塑造中世纪早期欧洲的经济和文化格局至关重要。虽然他们参与奴隶贸易的程度很高,但随着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成为基督教欧洲的一部分,新势力接管全球贸易,奴隶贸易最终衰落。